文学有力量 乡村涌诗篇 ——解密文学赋能乡村振兴“木垒模式”

来源: 昌吉日报2023-08-04 20:43:41
  

中国昌吉网(记者 毛瑞芳)刘亮程文学馆开馆、木垒河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暨闽木文化交流中心揭牌;“大地生长的文学”——刘亮程文学馆开馆座谈会、文化润疆与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暨李健小说集《脐血之地》研讨会陆续召开;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颁奖……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一批批疆内外文坛、艺术界“大咖”相聚木垒,开办讲座、专题研讨、实地调研、采风创作,在这片“乡愁福地”掀起一波波文学巨浪,持续擦亮“养心家园”文旅品牌,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愈发鲜明。

7月22日,木垒河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暨闽木文化交流中心揭牌。 记者 许乐 摄


【资料图】

文学可以为一个村庄做真事

2013年冬,被誉为“乡村哲学家”“自然文学大师”的刘亮程沿着天山北坡寻找古村庄,偶然间进入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不由得被这片净土深深吸引,就地开启了耕读生活。这一住,就是十年。

“这个叫菜籽沟的小村庄完完整整保留了我小时候对家乡的记忆,房屋沿着小溪和山边三三两两地排列着,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山水画。”多年后,回忆起与菜籽沟村的邂逅,刘亮程的眼神中仍然透露出欣喜。他表示,这座隐于东天山沟壑中的古朴美丽的村庄,有着大地最初的模样,是一片没有污染的“世外桃源”。

然而,和其他古村落一样,随着城市化进程和农村人口外流的加速,菜籽沟村陷入严重的空心化危机,村里400多户人家有半数已经离开,老屋或被卖或被拆。

“当时,这个半空心的村庄没有生机,看不到它的未来,到处都是老人,年轻人到城里一去不回,我们就想着,怎么让文学艺术为这个眼看就要衰败的村庄做一些事情。”原本只是想在这里读书、创作、养老的刘亮程,设想文学是否可以“拯救”这座村庄?

7月23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颁奖仪式举行。记者 许乐 摄

2014年,在木垒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刘亮程带领团队创办木垒书院,引进诸多知名作家、艺术家入村落户,打造了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同时,成功设立中国最接地气的文学艺术奖项——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赞誉。2023年6月17日,新疆首家文学主题展馆——刘亮程文学馆开馆,成为新疆又一重要文化地标。

这个沉寂的村庄,因为作家和艺术家的到来,重新焕发了生机。近年来,一些年轻人回到村里,依山傍水开起了民宿客栈;各类文学艺术活动的举办,吸引了疆内外众多文艺爱好者、游客前来采风、旅游。

“这里现在充满人气。当初我们来的时候,村里面只有一个小杂货店,现在有几十家农家乐……”谈到菜籽沟村的变化,刘亮程如数家珍。

我们家成了别人的“诗和远方”

夏日傍晚,微风习习,走在木垒县英格堡乡月亮地村,颇有岁月感的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木栅栏、古色古香的拔廊房、满是鲜花和蔬菜的农家小院……目之所及,处处如画。

“这里的田园风光别具一格,民俗文化活动也很丰富,处处都是原汁原味原生态,让我找回了很多儿时的记忆,来这儿一趟,身心都得到了放松……”游客王女士从乌鲁木齐市慕名而来,对月亮地村的民宿赞不绝口。

6月17日,新疆首家文学主题展馆——刘亮程文学馆开馆。刘亮程(右一)向嘉宾介绍文学馆内展品。 记者 许乐 摄

乡村有了文学、艺术的加持,也让屋舍增色、山水生辉。近年来,木垒县以村落为平台、文化为底色、创意为引线,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充分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独特价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见山望水觅乡愁”。

木垒县英格堡乡党委书记吕艳花说:“今年上半年,英格堡乡民宿客栈接待游客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00万元。在文学艺术的浸润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的思想观念、文明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大家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也铆足了干劲儿。”

据了解,自2012年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在国家层面正式启动以来,木垒县已有9个传统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自治区拥有传统村落最多的县。2022年,木垒县全面启动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工作,通过突出生态、文化、旅游三大特色,高标准编制相关规划文本,形成以英格堡乡、照壁山乡、西吉尔镇三个乡镇为核心,形成辐射带动全县的保护利用工作格局。

“村子美了,游客来了,村民富了。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家乡,我们习以为常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在游客眼里也是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如今,我们家也成了别人的‘诗和远方’。”月亮地村民宿经营者许强说。

文学和乡村振兴的双向赋能

在菜籽沟村的十年,刘亮程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他常说,是菜籽沟村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与灵感,是这片乡土成就了他和他的作品。

一定意义上来说,刘亮程和菜籽沟村是相互成就。他的到来,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实现了“蝶变”,成为驰名疆内外的文学旅游胜地。正如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徐可所说:“刘亮程从乡村走出来,又回到乡村。他受惠于大地,又以文学的方式回馈大地、反哺大地,为菜籽沟村、为木垒县的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7月22日,木垒河文学艺术创作基地暨闽木文化交流中心在木垒县沈家沟村揭牌成立。李健成为第一位入驻的作家。

作为木垒本土作家,李健的代表作《木垒河》《脐血之地》等,不仅让人知道了一个地理意义上的木垒,更深层次的是木垒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俗得以展现。

“一种文学经验的书写,必须要和这个地方的文化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让它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景观。”在7月21日举行的文化润疆与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暨本土作家李健小说集《脐血之地》研讨会上,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志强表示,李健的作品,对于塑造人们对木垒县的这种远方的想象和记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在木垒,要实现文学有形有效地与乡村共生、共享。我们要让慕名而来的人,慢下来、住下来,在享受木垒的美景、物产的同时,可以安静、深度地体验文学带来的心灵之旅。”作家、旅游创意策划专家方如果说,文学和乡村振兴,未来将会是双向赋能。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