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温暖落坡岭值得铭记的地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者按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落坡岭社区,位于门头沟深山区,今年夏天,这个在北京地图上都难以找寻,就算老北京都很少听说过的村庄被全网刷屏了。
7月30日,由于强降雨,内蒙古乌海西开往北京丰台的K396次列车被迫停在北京市门头沟区落坡岭火车站,落坡岭社区的600多位乡亲在社区书记孟二梅的带领下,倾其所有,对K396次列车乘客展开了无私的援助,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暖心故事。落坡岭这个大多都是老年人的深山社区,在断路、断水、断电的情况下力保近千名受困旅客周全,这一无私的救援壮举,见证落坡岭人骨子里的淳朴与善良,而当地人在面对灾难时表现出的团结和乐观,也让人看到基层组织凝聚人心、团结互助的关键力量。
如今,京津冀强暴雨过去已有一个月,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再次深入落坡岭社区,去看看那里乡亲们的生活。
初秋,一阵清风拂过落坡岭,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抬头仰望,洁白的云朵飘浮在湛蓝的天空中,远处层峦叠嶂的山此时显得格外高大巍峨。社区里,一排排灌木长得青翠茂盛,干净整洁的街巷中,三三两两的居民惬意地坐在家门口聊天、喝茶、下象棋。此情此景,让孟二梅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情不自禁地感叹:“狂风暴雨终于离我们远去,幸福宁静的生活回归了。”
自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影响,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落坡岭是受灾社区之一,在断水断电断网和燃气不足的情况下,孟二梅带领社区所有居民向因洪水滞留在落坡岭火车站的900多名旅客伸出援助之手,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暖心故事。
从此,落坡岭,一个与山有关的名字,被更多人知晓。
时代印记
——深爱落坡岭这块热土
落坡岭社区地处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台街道的山区,抬头可见连绵起伏的山脉。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大战备时期,北京人民轴承厂在此地建成,主要加工制造轴承、机械配件等,职工有2100多人。曾经,整个大台地区因煤而兴,因工业制造而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这里已没有支柱产业。
落坡岭社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末,2000年由北京市规范社区建设三个社区合并而成。社区现有5栋楼房、3处平房,户籍管理人口310户586人,长期居住150户300多人,管辖范围1.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老年人居住地。
今年60多岁的居民宋长来,在这儿生活大半辈子了,亲眼见证了落坡岭社区一点一滴的变化。“我1969年就在北京人民轴承厂上班,一直到退休。住在落坡岭的居民95%都是‘人轴’退休的职工,这个社区实际上就是北京人民轴承厂的家属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承载着大家深厚的情感,居民们都用最真挚的情义深爱着这片热土。
像宋长来这个岁数的居民,在落坡岭社区有很多。他们的人生与落坡岭紧紧相连,邻里间就像亲人一样。正是因为这种淳朴的邻里关系,在灾害来临时刻,大家才会团结一心,迸发出爱的光芒,照亮别人。
社区党支部书记孟二梅(左)与居民谈心。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摄
此次,为救助因暴雨灾害滞留在落坡岭火车站的K396次列车900多名旅客,落坡岭人倾其所有,无私援助,这其中的点点滴滴,见证了落坡岭居民的慷慨和大爱。
“我们会永远记得一起排队打饭的那个下午,那一锅又一锅从邻里搬来的食物,会永远记得在大姨的屋子里,吃到这辈子最香的红烧牛肉面……”
“有幸能在20岁的夏天遇到你们——一群真正赤诚的人。”
……
孟二梅从文件盒里拿出一封封感谢信,有的来自K396次列车旅客,有的来自全国各地关注落坡岭的网友。很多人从电视上或网上看到落坡岭社区帮助受困旅客的消息,为之动容。
“一碗热气腾腾的稀饭,一小碟咸菜,温暖了多少人的心,为你们感到自豪,谢谢书记,您是一个好党员,好带头人,感谢落坡岭的父老乡亲!”这是80岁老人马秀英发自内心的感言。
“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没想到受到社会各界这么热烈的关注。”孟二梅谈道。
孟二梅回忆,收到安置滞留旅客的任务时,社区停水停电没有信号,最令她担忧的,是几位身患重病的滞留旅客。
为了救助重病旅客,7位社区居民冒着生命危险,将他们护送到安全地点,再由军队车辆将病人转运到相应的医院。被洪水冲毁冲断的马路只剩一米宽,旁边就是滔滔洪水,但没有一个居民退缩。
“尽管事情过去快一个月了,但想起很多细节,还是想掉眼泪。”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孟二梅几度哽咽。
对于老年居民居多的社区而言,能圆满完成900多名乘客的安全转移,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但落坡岭社区居民却用大爱书写了人间温暖。
党建引领
——开启居民的幸福密码
“党在我心中”
“垃圾分类好,低碳又环保”
……
漫步在落坡岭社区,文明标语随处可见,路面整洁干净,砖红色的楼房带来遥远的年代感,盛开的木槿花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几只懒洋洋的小猫躺在地上晒着太阳,好似一幅宁静祥和的油画。
落坡岭社区长达30多米的文化长廊上展示着楷模事迹和好家风好家训等内容。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摄
如此清净优雅、和谐温馨的社区环境,离不开社区人人共同参与。在落坡岭社区工作了23年的孟二梅,始终带着大家积极进行社区建设。
“社区共有7名工作人员,6名‘两委’成员都是女性,别看都是女同志,却撑起社区的一片天。”孟二梅介绍。
落坡岭社区常住居民有300多人,在这些人心里,居委会是他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对此,今年88岁的李存双深有体会,居委会每个人都给她带来过感动和温暖。
“他们像子女一样照顾我和老伴,非常贴心,老伴身体不好,几次去医院,二梅书记都陪护着,真的像闺女一样亲。”李存双说。
在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当天,李存双的老伴生病卧床,孟二梅知晓后,立刻上门探望。
“我是谁呀?”孟二梅俯身在床旁问道。
“二梅。”李奶奶的老伴激动地回答。
“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您尽管说哈。”孟二梅蹲在床旁轻声说着,还顺手把皱了的床单扯平。
在孟二梅看来,要让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升高,不仅要用心服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居民,同时也要带领居委会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让群众的满意度、信任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孟二梅提到,党建引领是社区治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开启幸福生活的密码之一。落坡岭社区采取“党建引领+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传帮带、示范引领作用,相继成立了环境维护队、治安巡逻队、便民服务队等。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环境维护队70%都是女性。党龄60年的老党员李存双便是社区环境维护队的成员之一,尽管今年80多岁,但是她依然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集体活动。
“尽管年龄大了,但是在腿脚方便的时候,还是想给社区做点有意义的事。”李存双说,自己的举动也带动更多居民积极参与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
71岁的王金华在落坡岭社区生活了40多年,退休后参加了社区环境维护队,见证了社区环境这些年的变化。十多年来,大家开展绿化、美化工作,捡拾白色垃圾,春天修整绿地、夏天修剪树枝,让社区从以前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变成了现在的绿树成荫、花草飘香。“我们虽然在山区,却生活得很舒服惬意。”王金华说。
社区环境维护队志愿者在美化家园。落坡岭社区供图
在社区工作者看来,倾心服务社区每一个居民,关爱社区困难群体,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是她们的责任与义务。
李景芝在落坡岭社区工作了近10年,主要负责党支部宣传、社区环境、残疾保障等工作。李景芝本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作为社区工作者,她对大家用心用情,和居民相处得就像一家人。居民吕师傅患有严重脑梗,袁阿姨患有严重小脑萎缩,且都是空巢老人,需要特别关照,李景芝每周都入户探望他们,看到他们无恙才心安。
“我们每天上班都会相互交流,了解居民情况,安大爷出来了吗,付婶今天买菜了吗,怎么没看到秦婶,这是我们的日常工作。如果一天没看到他们,必须安排人前去看望。”孟二梅说起居民的事,滔滔不绝。
居民们参加社区举办的家长学校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活动。 落坡岭社区供图
对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独居者和残疾人的情况,居委会工作者了如指掌。社区有个老人患有严重的阿尔茨海默病,儿子暂时无法照顾,社区干部便每周把药分好,按时按点让老人吃药,并帮忙买菜做饭,直到三个月以后,老人被儿子接走。
社区离城区有60多里路,有老人突发疾病,会第一时间给社区干部打电话,干部联系急救车将老人送到医院,与他的儿女交接好才会回来。这样的事,她们坚持做了20多年。
如果说关爱老人是社区工作人员普遍的牵挂,那么在婚俗改革、家风家教建设方面,落坡岭社区也做得有声有色。
今年4月,落坡岭社区一对新人便举行了一场简约又不失浪漫的婚礼。“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的婚礼会带来不好的社会风气,攀比送人情等陋习在一定程度上会打破淳朴的邻里关系。”孟二梅介绍,近年来,落坡岭社区将移风易俗、勤俭节约纳入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程序进行了简化,减轻了居民们的经济负担。
在落坡岭社区长达30多米长的文化墙上,记者看到了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向道德模范学习、弘扬英雄人物事迹和好家风好家训等内容。
日常生活中,落坡岭社区为居民组织了“落坡岭社区家长学校——育儿沙龙”“传承中华剪纸文化、弘扬华夏剪纸艺术”“邻里健康步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其中,剪纸艺术等中华传统手工课程,受到很多居民的欢迎。孟二梅说:“社区开始组织大家学习剪纸时,很多人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年纪大,视力又不好,剪出来的物件不成型,但通过老师不厌其烦的讲解,手把手地示范剪纸,居民终于树立信心,连续两次的剪纸活动,很多居民剪出来的东西都栩栩如生。”
文化活动不仅为社区生活增添了乐趣,也让住在落坡岭社区的居民达成一个共识,社区是一个大家庭,居民都是相亲相爱的家人。
美好愿景
——山青水绿的红火日子
落坡岭社区依山傍水,永定河水库和风沙线路、门大线路重要的交通枢纽都在社区周边,火车来来往往穿梭而过的隆隆声,也增添了落坡岭几份诗意。
二十多天过去,洪水冲刷过后的痕迹正慢慢被清除。
“洪水退去后,排涝、清淤、清除垃圾、消杀等,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孟二梅介绍,最让她棘手的是如何处理数量极为庞大的生活垃圾,为了保障居民生活卫生安全,居民每投放一次厨余垃圾,就需要洒一次消毒液。
每天,社区工作人员深入每户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分片分户进行消毒并宣传疾病防控,全力做好受灾家庭的慰问和安抚工作。
抗洪抢险期间,落坡岭是通讯中转站、物资中转站、临时指挥部,洪水退去后,社区主路淤泥大约有50厘米厚,经车辆来回碾压后变得异常坚硬,用铁铲根本铲不动。
“社会热心人士冯瑞亮调来14名工人,足足铲了两天才完成。后来顺义区委、区政府又派来34名环卫工人为社区开展为期两天半的梳洗打扮,才有了你们今天看到的干净整洁新面貌。”孟二梅感慨地说。
社区全体居民从安置点回来后都积极投入重建家园的行列。
社区居民在门前择菜。
“我们社区的凝聚力非常强,大家都希望生活的家园干净整洁,所以干起活来特别卖劲,个个奋勇争先、积极担当作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昔日干净美丽的家园。”安秀芬说自己是环境维护队的志愿者,她和老伴连续三天都在做社区清扫工作。
“清淤很艰难,天气炎热,但是每个人都很有社会责任感,自己能做的事都是尽力而为,在这次大灾面前,只要我们自己能干的,坚决不给政府添麻烦。”孟二梅常常被居民的行为所感动。
这些天,社区居民在装扮自己的家园,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他们扫地、修剪树枝,忙得不亦乐乎,好一派风光恰好人勤劳的场面。
“希望社区的医疗设施能够得到完善,方便社区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也希望我们国家越来越昌盛,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谈起未来,孟二梅高兴地说。
记者手记
立秋后的一个清晨,记者驱车进入落坡岭,沿途看到道路作业的铲车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灾后重建工作,去往落坡岭的部分道路已恢复通车,但还有部分路段还在修复中。
第一次走进落坡岭社区,会被眼前的巍峨青山和涓涓溪水所吸引。这是一片风景醉人的地方,这里一山一水赋予了居民如山一样的厚重淳朴,如水一样的善良真诚。他们团结一心,慷慨无私帮助受困旅客,俨然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居民幸福和谐的生活来自哪里?社区建设得好不好?如何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落坡岭社区居委会大多是女性,她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社区工作人员的职责,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认可。
危难之时,人人伸出援手,才有了在电视上看到的落坡岭社区居民帮助受困旅客的感人场面。
“作为基层党支部书记,关注群众的急难愁盼,解决民生问题,是我终生奋斗的目标。”这是孟二梅的心声,这又何尝不是全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心声呢?(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高亚菲)
来源:中国妇女报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