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个月,西部战区空军某旅雷达站夜训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为1小时,训练成绩却不降反升,3名长期在“补差组”徘徊的战士,也突破了及格线。
(资料图片)
训练成绩从“补差”到“及格”,秘诀是什么?该站站长王宗民告诉记者:“进一步密切新时代官兵关系,是我们连队建设发展提质增效的‘助推器’!”
王宗民“自信满满”的结论,来自于他的带兵实践。
刚拿到半年军事训练考核成绩时,王宗民有点恼火。集中训、抓骨干、强带弱、补差训……为了提高训练成绩,党支部一班人想了“一箩筐”的法子,加班加点带着大家练。本以为在后续比武考核中能打个翻身仗,结果成绩并不理想。
“还是不够狠!”心急的王宗民把原因归结于训练强度不够。当天晚点名时,他向官兵宣布:每天晚上加训2小时。
然而,官兵的周考核成绩还是没有起色。钻进“牛角尖”的王宗民觉得,训练成绩上不去是个大问题,必须接着练。一名老军士提醒他,更大的问题是“官兵对训练成绩好坏不以为然,大家心没往一处想、劲没往一处使”。
那天晚上,王宗民失眠了。对于一个有着厚重红色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单位而言,“心没往一处想、劲没往一处使”比训练成绩下滑更让人难以接受。冷静下来的王宗民,认真回顾雷达站的光辉历史——
单位驻扎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建站已有60多年。刚建站时,驻地荒无人烟、物资匮乏,吃水需要凿冰融化,米饭只能煮到夹生,几乎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
条件虽然艰苦,但全体干部竭尽全力为大家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了知兵爱兵;全站官兵也铆足劲,一起干、跟着上,同甘共苦、并肩战斗。
多年来,雷达站党支部始终把干部带头作为“传家宝”继承和发扬。每年新干部下连,第一课就是优良传统教育。训练场上,要求战士达到的训练标准,干部带头完成;作风纪律方面,要求战士落实的规定,干部带头遵守……
想到这里,王宗民恍然大悟,“还是不够知兵爱兵”。
第二天,战士们一走进训练室,发现站长和几名干部一大早就开始了训练。见此情形,大家深受触动,训练热情明显提高。一起训练过程中,王宗民还收集到不少“兵情”:操纵员小王觉得训练计划安排不够细化、报务员小李觉得班长的训练方法有点守旧……
“这是个知兵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王宗民感到,自己没有以前那么心急了,比起“训练成绩短期内快速提升”这一结果,现在他更加注重“全站官兵一同进步”这一过程。
带兵思维一变,王宗民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上级要求、任务分工、工作进度……从前,这个口袋笔记本,记录着基层事务的繁琐、连队官兵的繁忙。如今,王宗民的口袋笔记本变成了一个浓缩的“兵情日记”。从他用心记录的“兵情日记”中不难发现,战士们训练更加努力了、官兵关系更加融洽了……
基层主官的笔记变了,周例会、党小组会讨论的内容也变了。“战士小张经常帮大家义务理发,久而久之被认为是理所当然,有时小张因工作忙未能帮战友理发,反而遭到冷遇。”一次恳谈会上,王宗民将笔记本上记录的“兵情”摆上桌面,引发其他带兵骨干的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讲起自己了解到的“老实人”受委屈的事例。
随后,他们将会议讨论话题扩大至全站,集思广益查找矛盾、疏通堵点。
此事过后,王宗民发现,不少干部骨干学他的样子,开始随手记录“兵情兵事”。连队会议上,大家共享“知兵”信息,总会有新发现、总能解决新问题。
最近,王宗民发现,每次训练结束,有两名战士总是趴在桌子上休息。他当场提出了批评。
原本打算第二天再找他们谈谈心,没想到,熄灯后刚躺下,门口就传来洪亮的“报告”声。原来是两名被批评的战士主动找上门来,想跟他谈谈心。
谈话中,两名战士首先承认了错误,随即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训练成绩不能简单用时间来衡量,自己休息是因为提前半小时完成了训练任务。
一番深入交流后,王宗民没有因他们的态度而生气,反而为他们的直言不讳感到欣慰。与此同时,王宗民也有些疑惑不解:训练课目难度不小,他们怎么能提前半小时完成?
深入了解后才知道,这两名战士都是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他们通过分析训练软件原理,摸索出一套可快速完成训练的新方法。
对两名战士的说法,王宗民半信半疑。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安排这两名战士进行考核。考核结束后,看着系统给出的“优秀”成绩,王宗民感慨不已:知兵更要信兵。
训练结束,王宗民让两名战士将训练方法整理出来,在全站进行推广。两名战士欣喜不已,全身心投入其中。总结梳理方法心得、调试训练软件……经过几天的努力,全站官兵都掌握了这项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改进,不仅让连队整体训练成绩快速提升,还大大缩短了训练时间。通过这件事,该站党支部一班人更加意识到,带兵人不仅要继承和发扬“知兵爱兵”的优良传统,更要探索新时代的“尊兵信兵”路径,让战士身上的“闪光点”成为连队建设发展的“增长点”。
受此启发,王宗民对抓建基层有了新的招法:设立“建言献策”意见箱,为连队建设广泛搜集“金点子”。意见箱里,不时投进的一张张小纸片,体现着连队官兵齐头并进的良好氛围、承载着干部战士之间的尊重与信任……
短 评
信任产生于了解,欣赏产生于尊重
■张磊峰
俗话说,“捧出的娃娃夸出的媳”。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肯定,是激发一个人内生动力的重要途径。
新时代官兵视野开阔、思想活跃,成才愿望强烈,给部队建设管理带来了新的生机活力。基层带兵人应多走近他们、了解他们,进而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他们,做到充分信任、大胆使用,持续激发他们扎根岗位成长成才的信心决心。
然而,也有一些青年官兵有激情、有动力,但是缺经验、缺方法。带兵人应认真分析他们的能力特点,看看“长处是什么”“短板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把短板补齐、弱项补强。特别是对于资历较浅的年轻同志,在压担子、给机会的同时,更要注重传经验、教方法,带着他们一起迎接困难挑战,在实践中练强本领、增强能力。这个过程,也是深入了解他们的过程。
信任产生于了解,欣赏产生于尊重。工作中,我们不妨多用信任的、欣赏的、发展的眼光寻找青年官兵身上的优点,哪怕只是取得一点进步,也可以为其鼓掌,帮助其树立信心、找回状态,强化“我能行”的信心和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欣赏不是迁就,包容不是纵容。对于青年官兵,我们也要客观评价,不能为表扬而表扬,该批评时也要批评,惟有如此才能帮助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成长进步。(张磊峰 通讯员 尚宗昌 周叶青)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