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仔食品上半年收入、利润双双增超40% 经销与线下渠道毛利率下滑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2023-08-19 07:32:46
  

8月17日晚间,零食企业劲仔食品(600109.SH,股价11.61元,市值52.37亿元)发布2023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均增长超4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劲仔食品最早以流通渠道起家,早期主要售卖单价低的小包装产品,分散的渠道和产品形态导致其销售局限于区域,难以形成全国品牌效应。从2021年开始,劲仔食品开始采取大包装策略,促进产品整盒与整袋销售,贡献了业绩增量。

不过,在业绩增长的同时,劲仔食品经销和直营的毛利率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这在线下与线上渠道也同样出现,其中经销模式毛利率下滑3.14个百分点,线下销售毛利率下滑2.33个百分点。在整体收入和利润上涨的同时,是什么挤压了经销和线下渠道的盈利空间?


【资料图】

收入、利润双双增长逾四成

今年上半年,劲仔食品实现营业收入9.25亿元,同比增长49.07%;实现归母净利润8312.91万元,同比增长46.97%。

劲仔食品称,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持续开发及优化经销商、落实终端市场建设、新产品推广以及新媒体平台收入增长所致。

分品类来看,劲仔食品三大产品鱼制品、禽类制品、豆制品分别实现收入6.03亿元、1.71亿元和1.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01%、155.05%和29.23%。其中传统主力产品鱼制品销售占比超过65%,而豆制品作为后发产品则首次半年销售额破亿元。

分渠道来看,劲仔食品线下收入占比77.76%,线上收入占比22.24%;分销售模式看,经销模式收入占比80.97%,直营模式占比19.03%。

劲仔食品在半年报中表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以“大包装+散称”产品组合为基础,推动产品进入高势能渠道。继续以“大包装升级”为战略抓手,陆续开发和优化整盒装、袋装“大包装”产品销售和推广,重点完善网络布局、扶强扶优有终端服务能力经销商,维护好优质终端建设,提升了终端品牌形象。报告期内,公司大包装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接近70%。同时,公司结合大包装战略布局,陆续开发专业散称经销商推动三大品类产品系列散称产品铺市,提高客单价,填补渠道空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劲仔食品自2021年开始实施大包装策略,并加速填补渠道空白,为公司贡献了业绩增量。一个显著的对比是,劲仔食品2020年的收入增速仅为1.6%,而2021年、2022年、2023年上半年增速分别为22.21%、31.59%和49.07%。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劲仔食品以流通渠道起家,早期主要售卖1-2元小包装产品。然而流通渠道天然分散,小包装设计不够醒目,难以形成较强的品牌效应,因此公司早期销售地域特征显著,全国化扩张较为困难。公司推出大包装策略具备提升品牌形象、丰富渠道增量来源的作用。

经销毛利率下滑3个百分点

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劲仔食品整体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0.81个百分点,主要是鱼制品原料价格上涨以及新产品推广产品结构变化影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整体毛利率波动不大,但销售模式或渠道的毛利率出现了明显分化。分销售模式来看,经销模式毛利率下滑3.14个百分点,直营模式增加8.46个百分点;分渠道来看,线下销售毛利率减少2.33个百分点,线上则增加4.45个百分点。

可以看到,经销与直营的毛利率此消彼长,线下线上也同理。剖析其原因,记者研究发现,从2021年至今的定期报告中,劲仔食品都提到原料价格上涨。

不过,面对收入占比超八成的经销模式,劲仔食品并未选择提价来消化成本压力。在今年3月的投资者调研报告中,劲仔食品表示:“公司目前没有直接调整产品价格的规划。公司目前没有对经销商的供货价格调整的原因,主要是公司目前战略以做大品类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市场规模、提升终端覆盖率为主,给经销商更大的利润空间,保障经销商的利益,公司通过规模化的优势来保障公司的利润。未来大包装、散称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以后,公司再考虑产品价格的调整。”

简单来说,劲仔食品选择让利给经销商,因此可能导致自身毛利率下滑。目前来看,劲仔食品对经销渠道也重点投入精力。半年报显示,公司全力推动弱势渠道开商和经销商升级转型,发力终端型经销商的全国经销体系建设,经销商数量从2267家增加至2559家;继续加强社区食杂店、BC类超市、批发店、校园超市、特渠等流通经销商网络的管理和建设。

而鉴于线下渠道主要以经销模式销售,因此经销模式的毛利率下滑也影响到线下渠道的毛利率水平。

8月18日,记者尝试就公司毛利率变动问题采访劲仔食品,拨打电话并发送采访邮件,公司董事会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需要向财务部门了解。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进一步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