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作为多种史前文化的交汇处,北京地区是史前时期文化交流和粟黍传播的重要研究区域。尽管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门头沟东胡林遗址已有粟黍遗存出土,但是该区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遗址中少有粟黍遗存出土,主要代表是在北京东部平谷盆地上宅遗址(图1)发现的少量遗存,这两批遗存之间存在约两千年的断层。同时,尽管上宅遗址地层年代延续较长,但动植物大遗存发现较少,先民生计策略较为模糊。
图1 上宅遗址(三角形)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为探究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旱作农业发展和先民生计策略,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与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合作,在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支持下,借助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燃烧炉-质谱联用仪(GC-C-IRMS),对上宅遗址出土陶片的脂质残留物进行了综合分析(图2和图3)。
图2 SZ10部分离子流图
(a) SZ10主要脂质, 包括饱和脂肪酸(●), 支链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烯酸(▲), Phytanic acid 植烷酸(Phy.), C18邻烷基苯基酸(APAA), C36烷烃内标(IS); (b)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 1, β‐amyrin ME; 2, Miliacin, 黍素; 3, α‐amyrin ME.
研究结果表明,上宅先民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7500~6000a BP)食用黍,为该时期旱作农业在北京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信息。陶片中吸附的动物油脂主要来源于以C3植物为食的野生反刍动物体脂,说明野生反刍动物是先民重要的肉食来源。此外,还发现一件样品来源可能是鹿的乳脂(图3中SZ8),说明先民对野生动物资源的利用涉及了次级产品的开发。
图3 δ13C16:0和δ13C18:0值散点图
(a) δ13C16:0-δ13C18:0,置信椭圆由上至下分别代表非反刍动物体脂(猪体脂)、反刍动物体脂和乳脂,数据基于C3类植物喂养的现代动物;(b) Δ13C=δ13C18:0-δ13C16:0,图中两条直线分别对应Δ=-0.3‰,Δ=-3.3‰.
结合其他考古学证据,研究人员认为上宅先民实行采集、狩猎和旱作农业并行的生业经济模式。最后,结合制陶工艺、裂痕等信息,推测上宅先民使用作为炊器的陶罐加热食物的方法可能为石煮法。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