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前四五十人的课堂,到如今三个学生的教室
为育桃李 他坚守乡村讲台39年
(相关资料图)
张林带学生开展劳动教育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实习生 梅雨菲 陆宇慧 通讯员 皮兴月
台上老师在讲数学题,台下三个学生在认真听讲,这是恩施市三岔镇茴坝教学点的日常课堂。老师叫张林,1982年到2023年,从最初数十人的课堂,到如今三个学生的教室,他已在此执教39年,将千余名孩子送出大山。
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
位于三岔镇东北角的茴坝村,四面环山、交通不便,曾经是深度贫困村。以前从村里到集市上只能走路,14公里山路需要四个小时。
1982年,张林从父亲手里接过教鞭,到茴坝乡中心小学执教。“这里需要你,这里的学生们也需要你。”父亲这样告诉他。
有一段时间,时常有学生因贫困不来上学,张林就跋山涉水去劝学。“你来上学,书本费我来想办法。”张林经常对贫困学生说,那时他的月工资仅200元。张林记不清给多少学生交过书本费,“总要让孩子们上学,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当时班上一名女生,成绩经常是班上第一,但是父母不让她读了,张老师课后就带着我们去她家里,跟她父母交流,我们就在一边鼓励她。”张林曾经的学生王启东回忆。
王启东也是在张林的帮助下完成的学业,“当初没有他的帮助,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我打心底感谢张老师。”王启东说,现在他的儿子也是张林班上的学生。
因生源减少,如今的三岔镇茴坝教学点,一到六年级只有二十几名学生。张林以前经常教四五十个人的大班,现在班上只有三个孩子了。“只要还有一个学生来上学,我就要继续站在讲台上,不落下任何一个学生。”张林说。
经常翻山越岭进行家访
除了教数学,张林有时还要为学生上美术课,为了让孩子们爱上课,在教学之余,张林经常带着学生去湖边写生,美术课临摹实物。“那时候上美术课,老师就会牵来一匹马,让我们对着它画。”张林的学生、现在武汉工作的谭振说。
为摸清学生的家庭情况,张林一直坚持做家访。不少学生家里路途遥远、山路崎岖,张林有时一走就是两三个小时。“大多数学生都是爷爷奶奶带着,家访可以对孩子情况更了解,也能和老人交流教育方式。”张林说。
张林对山村学生,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细致入微的大爱。39年来,他从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起早贪黑、披星戴月是家常便饭。为了方便教学,张林平时都住学校宿舍,曾在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土房住了16年。
村里人大多是他的学生
现在茴坝村的村民,大多是张林的学生。村里对张老师也非常尊敬。
“这间房、这个学校,是由整个茴坝乡的乡亲们建成的。”张林说,如今的茴坝教学点,建有1栋三层楼的教学楼,操场、食堂、教师宿舍,还开辟了一处“开心农场”,张林经常带着学生们在此播种,进行劳动教育。
三十多年来,茴坝村不少考出去的大学生又回到家乡发展。每当毕业生回村报喜,就是张林最开心的时刻。“王飞出去读书后回乡当了村干部,王庚武也成了乡干部……”介绍起自己的学生时,一个个名字从张林口中骄傲地蹦出。
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张林所带的学生任世林,为学校的孩子们送来了书包、校服、文具等各类礼物。“我是这个学校走出的学生,是张老师让我能走出大山,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目前任世林已是恩施一企业的负责人,他常年向茴坝教学点爱心捐赠,累计捐资捐款接近十万余元。
关键词: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