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视像高端化提速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110.06%

来源: 新华财经2023-08-31 09:21:55
  

新华财经北京8月30日电 8月30日,海信视像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75亿元,同比增长23.06%;归母净利润10.37亿元,同比增长74.65%;扣非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110.06%,接近公司此前预告的增幅上限。

收入结构中,公司智慧显示终端持续突破高端,报告期内实现收入189.52亿元,同比提升19.58%;新显示新业务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持续蓄力,报告期内收入同比提升25.85%。

海信视像多年来聚焦“ULED X”和“激光显示”高端技术平台建设,基于用户精准洞察进行全场景显示布局,不断提升产品性能与用户体验,让公司迎来业绩收获期。


(资料图片)

推动产品走向高端

报告期内,得益于产品力的持续提升,奥维睿沃数据显示,海信系电视全球出货量份额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至13.9%,稳居全球第二。

海信视像自研的LCD显示产业高端技术平台“ULED X”,将显示理念全面升级至“感知画质”。“为真实用户场景呈现可感知到的好画质”的价值主张,成为提升产品力的核心密码。同时,激光光学引擎平台持续升级,激光电视体验持续提升。

据奥维云网统计,海信系电视在中国内地线上、线下零售额前20、前10电视畅销榜中占比均达到或超半数,爆品数据体现了强大的产品力。

从上半年经营成果来看,海信视像ULED及ULED X智慧显示终端销量同比提升74%,销售额同比提升73%。高端画质能力带动大屏化、高端化产品销售。公司智慧显示终端75吋及以上销量在全球市场同比提升112%;海信系电视75吋及以上销量在中国内地市场同比增长83%;海信系电视零售量份额在中国内地线下高端市场同比提升5.7个百分点至36.4%,在线上高端市场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

激光显示持续拓品扩容

激光显示作为公司战略性显示产业,报告期内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并通过对家庭、商业、汽车三大核心场景的深度开发,提供舒适、个性化、创新的显示解决方案,激光品类产品渐成规模。

根据Omdia数据,海信激光电视蝉联全球出货量第一;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海信激光电视规模超越OLED电视行业总规模,零售额高出12.6%,零售量高出5.3%。

报告期内,公司发布了8K超高分辨率激光电视,上市全新系列4K超高清分辨率激光电视、三色激光智能投影系列产品。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Vidda智能激光投影自推出后,销量快速提升,在中国内地线上4K智能家用投影市场排名第三,份额为19.6%。

技术层面,公司激光显示专利数量居细分行业全球前列,截至报告期末,累计申请国内外专利2230件;全新一代自研自产的数字激光引擎体积进一步缩小,技术集成度进一步提升,成本进一步降低。

海信视像表示,还将在技术、形态和安装方面持续创新,将结合2023年下半年新品发布实现超大尺寸屏幕便捷入户、家居融合式安装、智能图像入幕、更低投射比近墙安装、更佳显示效果等。

构建全球市场优势

今年上半年,海信视像实现内外市场“双开花”,在国内市场份额稳步增长的同时,在多个海外重点市场收获认可。根据不同地区在全球业务组合中的战略地位,实施区域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实现出货量、出货额份额在全球市场、中国市场、北美市场、欧洲主要市场、亚太主要市场均同比增长。

从主营业务收入的区域结构来看,“大头在海外”的国际化战略正在逐步落实。上半年,海信视像境内收入同比提升16.84%,境外同比提升22.22%,境外占比同比提升1.12个百分点至54.43%,北美、欧洲、亚太为境外收入重要增量贡献市场。

海外市场方面,公司优化全球产业布局,根据不同地区在全球业务组合中的战略地位,实施区域化管理、一体化发展。在北美市场,据Circana统计,报告期内,海信品牌电视在北美零售市场的销售量份额同比提升至14.1%;海信品牌零售量份额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均居第二。在欧洲市场,根据GfK统计,海信品牌电视在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9个国家零售份额位居前三。

在亚太市场,根据GfK数据,海信系电视在日本市场零售量份额为33.2%,蝉联第一,其中东芝(含Regza)零售量份额24.0%。东南亚新兴市场快速拓展,报告期内,公司在东南亚市场完成了东盟10国全覆盖,渠道及门店数量大幅增加,进一步优化了网络布局及销售触点。根据GfK数据,海信系电视在泰国市场、马来西亚市场零售量份额分列第三。

编辑:闫鹏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关键词:

责任编辑:sdnew003

相关新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本网注明“来源:×××”(非商业周刊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